俞畅官方网站
http://1992.diaosu.cn
俞畅首页>文章>正文

答英国利物浦博物馆艺评家的采访

更新时间:2024-04-25 18:01:21 作者:俞畅

    1、您的《取与舍》当中的女性形象没有头颅,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设计?

    ★作品中的人物没有头颅使它所代表的形象更为广阔,在我的思维中这件作品不仅仅只是拘泥在某个肤色或某个种族,甚至也不仅仅是代表了女性,取舍是一个哲学层面的行为举动,并没有肤色和性别的界限,在某种意义上甚至代表了整个人类,这样它蕴含和指向的问题可能会更广泛,也给人更大的联想和思索空间。但是有些人看过这件作品的朋友,包括一些国外的保护妇女权益的组织,可能曲解了它传达的意思,甚至认为这是血腥的肢解,以及通过女性器官的裸露表达了对妇女的轻视,其实我想说的是,这只是一种特殊的艺术组合,我本身是极其尊重女性,她们的伟大与光辉有些时候是男人们也难以企及的。

    2、这样做是不是为了让她成为一个代表着青春的符号化形象?

    ★如果把它想成代表青春的符号,可能会过于狭隘。这幅作品取名为《取舍》,正如作品所呈现,脚下还踩着乡间的河水,穿着举止已经很都市化,它代表着人生中各种问题的取舍,粘合、拆分等等,这也是一种新的建构,这些建构组合在一起,会发生化学反应,如氢加氧变水,直触一些社会问题的实质。

    3、您是否是在对年轻女性在社会当中的角色进行评论?

    ★首先我想说的是年轻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举足轻重,我创作的初衷完全没有想到去评论这个问题。我的灵感来自于现代女性的生活状态与细节,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自拍已经成了年轻女孩每天必做的功课,美景、美食、新发型等等,她们都愿意自拍去记录与分享,也正是这一举动给了我美的感受,是这种美的感受和我想记录美的欲望激发了创作的火花,我十分欣赏现代女性的这种热情奔放,充满自信与激情的昂扬向上的品质,于是在我的脑海中就有了这幅作品的基本轮廓,当然,现代女性在社会中所代表的角色和他们的地位是无可争议的,她们使这个世界更美好和谐。

    4、您是否受到了破损的古代雕塑的影响?或者更多的受到了20世纪艺术的影响?

    ★古代雕塑是华丽的艺术瑰宝,岁月侵蚀下的破损虽有遗憾,但也掩饰不住残缺的完美。20世纪艺术对雕塑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但我创作这个作品完全是源于雕塑的趣味性,具体来说是源自本身雕塑语言的趣味性,我这么说大家可能还是不太明白,简单说来某些错位与不对称甚至残缺的表达,恰恰能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虽然这让人联想到一些破损古代雕塑的影子,但实质上是出于我自己的构思,但并不否认这两者之间有相通性,毕竟艺术是可以融汇的。

    5、中国的文化历史当中有着很多非常有影响力的视觉文化,包括了一系列与政治文化紧密相关的宣传画。您觉得艺术家们是如何对这样的历史传统进行探索研究的,您自己的态度如何?

    ★艺术创作不应该被政治局限。艺术家们对历史传统进行探索研究时,都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约的,也可以说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更是现当代艺术发展的大势所趋。我们从中提炼出我们所需要的题材或是作品本身所代表的含义,这些作品大都蕴含着丰富的寓意,是几何美与数学美的完美结合,正是这些带给我们视觉和精神上的享受,也就是我们所称的视觉文化。虽然人们常说艺术源于现实,但是在很多层面这两者之间并不是划等号的,艺术能够表现出艺术家们对现实的评判和对待现实的态度,也能表现出艺术家们对于现实的乌托邦式的希冀,但是也不能完美的全方面的将现实表达出来,所以艺术的深度不等于现实的深度。

    6、在中国的传统当中,公共雕塑基本没有人物形象而更多的是以园林和景观的方式出现。是什么促使了你进行以人体作为表现方式的公共雕塑创作?

    ★经历时间磨练的传统艺术是宝贵的,当代艺术家的使命之一就是传承经典,但创作出符合当下时代特色与审美预期的作品似乎更重要,毕竟过去多少年以后,回过头来看,它会代表这个时代的艺术风格与特点。从我的观点来看,人体线条,比例等方面是充满美感的,以人体作为雕塑的表现形式可以更为直接的表达出对艺术对现实的思考和理解,也更人性化,更易于让大家接近。当然这并不代表我否认以园林和景观的方式出现的公共雕塑,这只是两个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已。

——俞畅
中国城雕委艺委会副主任
广东省美协副主席
原广州雕塑院院长
国家一级美术师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